手机版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研究热点 > 文章

科学家利用"人源化"实验鼠攻克干细胞疗法难题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01-07    点击: 次   

 美国和中国科学家2日报告说,他们利用一种“人源化”实验鼠,攻克了限制当前细胞疗法发展的免疫排斥难题。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徐洋教授团队与深圳儿童医院付雪梅教授团队、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永广教授团队当天在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说,两种免疫抑制分子组合使用能有效保护异体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细胞及组织免于免疫排斥。

徐洋对新华社记者说,这两种分子分别是CTLA4lgPDL1,它们均抑制T细胞的激活,而T细胞是导致异体免疫排斥的主要免疫细胞。

据徐洋介绍,人类胚胎干细胞可分化成人体内的各种细胞及组织,所以对治疗人类重大疾病有巨大潜力。但目前干细胞疗法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移植后的免疫排斥。他说,虽然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免疫排斥,但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病人有很大毒性及其他副作用,比如增加癌变及感染的风险。而新开发的免疫抑制手段没有这些副作用。

新研究的成功关键在于开发出一种“人源化”实验鼠。徐洋表示,虽然小鼠和人的免疫系统具有很多相似处,但它们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小鼠模型中获得的关于防止免疫排斥的策略在人的临床试验中大多以失败告终。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将人胚胸腺及胚肝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培育出“人源化”实验鼠,它们会有效排斥异体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组织及细胞。

利用“人源化”实验鼠,他们对各种免疫抑制分子及其组合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CTLA4lgPDL1能极好地发挥作用,其中前者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而后者是一种已知在肿瘤诱导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

徐洋认为,从“人源化”实验鼠中得到的免疫抑制策略“更有可能在人的临床试验中成功”,而接下来他们将在大动物比如猴子中验证此免疫抑制策略。(来源:《科技日报》)  

上一篇:我科学家发现一个基因影响诱导多能干细胞质量

下一篇:美发现磷酸钙诱导干细胞变成造骨细胞的代谢通道

  • 同济大学高绍荣/王译萱团队揭示人多能干细胞命运转变中的谱系特征
    同济大学高绍荣/王译萱团队揭示人多能干细..
  • 同济大学李维达团队及合作者首次通过基因编辑实现更成熟和更稳定的人多能干细胞到胰岛细胞的诱导分化技术
    同济大学李维达团队及合作者首次通过基因编..
  • 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上市 国家卫健委全民免费提供
    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上市 国家卫健委全民..
  • 2020诺贝尔化学奖 CRISPR Cas9技术获奖 张锋失之交臂
    2020诺贝尔化学奖 CRISPR Cas9技术..
  •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揭晓 丙肝病毒研究获奖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揭晓 丙肝病毒研..
  • 1
  • 2
  • 3
  • 4
  • 5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友情链接:生物谷 虚位以待

沪ICP备14043986号-3  |  本站内容争议、广告、业务合作咨询、投稿等请联系:admin@stemcell.xin  
                                                                  Copyright(C)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华东干细胞库|技术支持:上海优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